2022年11月19-20日,“固體廢物循環利用與污染控制第二屆學術研討會暨循環經濟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順利召開。中心主任柴立元院士應邀出席大會并做特邀主旨報告,中心常務副主任林璋教授、副主任閔小波教授、副主任劉恢教授等四十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大會。
本次大會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指導,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的全國循環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相關科技人員約800位會議代表線下線上共同參會,近兩萬人線上觀看了大會開幕式及大會報告。


大會同期舉辦了循環經濟科技創新青年突出貢獻獎、優秀貢獻獎、優秀工作者頒獎典禮,中心顏旭副教授、柯勇副教授獲得循環經濟科技創新青年突出貢獻提名計劃獎。


中心主任柴立元院士作大會邀請報告
11月19日上午,柴立元院士為大會作了題為“環境+礦冶多學科交叉領域研究之思考”的主旨報告,分析了我國重金屬污染防治政策的發展趨勢,提出“理論-技術-管理”一體化協同促進重金屬產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報告還分享了“環境樹”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提出建立“環境+礦冶”等領域項目庫,形成國家自立自強科技創新合力,為國家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了積極建議。
19日下午,中心主辦了“冶金/化工固廢源頭減量與綠色過程”第二分會場,閔小波教授和劉恢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持人。
在第二分會場,唐崇儉教授開展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銅冶煉危廢源頭減量及全過程控制技術與示范”的報告。報告詳細分析了我國銅冶煉過程危廢產排情況及傳統控制思路,提出了通過定向富集實現砷危廢源頭減排的新思路,為我國銅冶煉含砷危廢削減提供技術支撐。

中心唐崇儉教授作專題報告
中心梁彥杰副教授及博士生劉振興就該項目的子課題“搭配砷物料的銅底吹熔煉砷危廢源頭減量技術”進行了報告。項目組開發的核心創新技術為銅冶煉過程中砷的高效揮發、捕集和回收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心博士生劉振興作專題報告
在第三分會場“大宗工業固廢規?;{與協同利用”,中心王海鷹教授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南方水質敏感區域采選冶固廢安全處置利用集成示范”作報告,詳細匯報了該項目的實施情況及總體進展。該項目依托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示范區,積極推進污染源甄別、典型固廢資源化安全處置及區域固廢綜合處置方案等重點工作,以為水質敏感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提供科學及技術支撐。

中心王海鷹教授作報告
隨后,中心顏旭副教授就該項目的課題“水質敏感區域采選冶固廢資源環境屬性及污染源精準甄別”開展了進展匯報。報告圍繞采選冶固廢資源環境屬性解析方法,機器學習在固廢中重金屬賦存形態分析中的應用等開展了詳細介紹,并對未來采選冶固廢源頭減量方面提出了研究思考。目前,課題進展順利,并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

中心顏旭副教授作專題報告
此外,中心博士生劉曉蕓和碩士生彭蘇怡擔任本次大會志愿者,積極參與了會議籌備、設備調試等各項工作,為會議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幫助。
